1948年3月20日比较出名的配资平台,春寒料峭,王中一带着些许警觉,准备前往约定地点会见一位久未谋面的旧友。这个朋友是苏浙边区游击纵队的前司令员丁锡山的部队中的一名团长——洪关康。
丁锡山曾因遭到叛徒出卖,带领的游击队被蒋军围剿,英勇牺牲。洪关康在混乱中成功逃入上海,通过几番努力与王中一取得了联系,表示自己有意返回解放区。王中一与丁锡山有着深厚的友谊,也曾和洪关康有过交情,因此决定伸出援手。
两人在上海的一家茶楼会面,寒暄之后,突然几名身穿便衣的特务冲了过来,将王中一拘捕。王中一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愤怒地质问:“我只是和老朋友见个面,你们凭什么抓我?”洪关康立刻出声劝阻:“几位不能随便抓人,必须确认身份。”特务们松开了王中一。洪关康随即问王中一:“你带证件了吗?”王中一答道:“没有。”洪关康叹了一口气说:“如果你带了证件,他们就不会抓你了。”
王中一信以为真,决定带着洪关康和特务们去自己家里取证件。刚到家门口,特务们迅速控制了王中一,而其他人则开始翻查屋内,搜出了一份列有180多人名字的地下组织成员名单,其中包含工委及其他系统的成员名单,还有几份工作报告。
展开剩余75%这一刻,王中一才幡然醒悟,愤怒地骂道:“你这个可耻的叛徒,必定死无葬身之地!”特务们收获颇丰,第二天清晨,上海的地下组织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那么,为什么王中一会如此轻信洪关康呢?他们之间的友谊究竟有多深?而王中一为何手中有如此一份名单?
王中一,宁波人,1933年开始在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工作,并且成为公司党支部的书记。他积极参与组建工人地下军,组织抗日力量。某次,他遇到一位同乡请求帮助——一名卡车司机丁锡山因驾车撞上电车被抓,面临1000元罚款。王中一出面与法电的高层交涉,成功将丁锡山释放,从此两人结下深厚的友情。丁锡山对王中一感激不已,誓言永远不忘这份恩情。
丁锡山是个极富理想的热血青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组织抗日力量,成为苏浙地区的重要军事领导者。虽然一度被迫投降日伪,但他心中始终对抗日战争怀有强烈的忠诚与热情。在与部队商讨起义事宜时,他被日军逮捕,关押在镇江监狱。五年后,新四军成功实施劫狱,解救了丁锡山。出狱后,他重新回到抗日根据地,继续领导抗日斗争。
1945年,抗战胜利,蒋军欲将丁锡山的部队改编为交警总队,丁锡山对此非常反感,他希望能带领部队到解放区继续战斗。于是,他与团长洪关康一同找到王中一,寻求帮助。王中一热情响应,表示欢迎一切愿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人员加入解放区的行列。
1947年,丁锡山带领队伍成功到达解放区,受到了华中工委的特别接纳,并任命为苏浙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然而,1948年2月,丁锡山的部队在奉贤被蒋军重兵围困,经过数小时激战后,丁锡山壮烈牺牲,部队大部分人员阵亡。丁锡山被蒋军剖腹示众,尸体挂在奉贤城门前,以震慑敌人。
在战斗混乱中,洪关康等少数人逃脱。由于害怕蒋军的追捕,他决定向蒋军自首,承诺会帮助蒋军找出上海的重要地下组织成员——王中一。然而,洪关康并不知道王中一的住处,便通过王中一的妹夫寻求联系。
王中一得知后,虽然地下党工委曾反对与洪关康接触,但他最终心软,决定见一见这个老朋友。然而,这一决定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果王中一当时果断拒绝与洪关康会面,或者及时销毁名单,地下组织可能不会遭遇如此严重的破坏。
王中一的家中为何会保存着这份危险的名单呢?因为当时上海地下组织为了避免在解放后失联,要求工委准备了一份所有成员的名单。随着上海局势的变化,工委决定销毁名单,但王中一未能及时执行这一命令。
王中一被捕后,经历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泄露地下组织的任何信息。在狱中,他还鼓励其他战友坚持信念,继续与敌人斗争。上海解放后,王中一和被捕的部分同志被释放。
王中一的遭遇给地下组织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比较出名的配资平台,也让人深刻反思:若他能够更谨慎一些,或者及时销毁名单,可能会避免许多同志的牺牲和被捕。
发布于:天津市深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